咨詢電話:
鋁合金門窗引領中國門窗市場的四次變革
時間:2016-08-03 16:20

鋁合金門窗引領中國門窗市場的四次變革
建筑門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從人類有固定居所開始,就有了窗戶的概念,最早出現的是木窗,從直欞窗到格子窗,支摘窗,木窗的功能和造型都有了很大發展。但是伴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,鋼窗、鋁窗、塑窗等也曾陸續主導了門窗市場,贏得了各自的黃金時期。然而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深入,門窗市場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,斷橋鋁門窗的興起將引領中國建筑門窗市場進行第四次變革。細數每一次變革,舊產品的淘汰,新產品的上馬,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質的影響。門窗幕墻展記者認為:門窗的更新換代不僅是市場所需,更反映了整個門窗行業的提升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建筑標準的逐步提高,門窗越來越多地在超出自身使用價值范圍而體現出的價值延伸,從一個側面體現著建筑的品質、品味和功能。
第一次變革:鋼窗取代木窗我國現代建筑門窗是在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,空腹鋼窗于1911年傳入中國。七十年代后期,國家大力實施“以鋼代木”的資源配置政策,大大推進了空腹鋼窗的發展。應該說,大規模的城市建設,為空腹鋼窗的發展贏得了商機,木窗迅速被鋼窗所取代。
第二次變革:鋁合金門窗的興起八十年代是傳統空腹鋼窗的全盛時期,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0%。但鋼窗的致命缺陷是鋼對熱的傳導快,保溫性能差,且容易生銹,不美觀,技術和工藝的改造余地不大。因此,鋁窗開始進入中國市場,但初期僅在外國駐華使館及少數涉外工程中使用。與空腹鋼窗相比,鋁窗可塑性極強,可以多形式加工,并且不易生銹,因此鋁門窗得到大力推廣,市場空間逐步擴大。鋁門窗的產品系列和品種開始豐富起來,形成了較為發達的鋁門窗產品體系,確立了其支柱產品地位。
第三次變革:塑鋼窗的短暫繁榮鋁合金可塑性強,加工難度降低,但其熱傳導系數極高,密封和保溫效果不理想。同時鋁合金又屬于高能耗材料。為了解決門窗保溫問題,我國于1983年開始從德國引進塑鋼門窗的生產技術。塑鋼門窗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,首先由德國研制開發的,一種叫做UPVC的可用于建筑的硬質、低發泡建筑塑料。當時的技術不是很先進,均采用單腔或二腔結構。1991年,國內涌現出了一批設備、模具、型材、組裝設備等生產廠商;1996年國家大力提倡生產塑鋼門窗,于是迎來了塑鋼門窗行業的繁榮。
本文來源:www.trampstampstudios.com
返回